第十九章:一场盛大的典礼与死亡_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
卡西小说网 > 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> 第十九章:一场盛大的典礼与死亡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九章:一场盛大的典礼与死亡

  堂堂国公还不起债务,最重要的是,还能被逼自杀,这可谓是大唐到现在独一份。

  现在的李氏可以说是有皇族以来,势力最强的皇族,从波斯到蓬莱,从遥远的东欧到漠北,再到中南,到处都是李氏的宗亲。

  洛氏还没走到天下无双的地步,就是因为李氏的宗亲实在是太多了,集合起来的势力也太强了。

  国公就算是还不起债,也不至于被逼死。

  这件事的原委则在国公夫人的信中写的明明白白。

  宋国这几十年间的事情,终于暴露在大白之下。

  实际上朝廷一直都觉得宋国有些不对劲,毕竟朝廷没有大量资源过去,但宋国的发展却比楚国强太多,这明显不对。

  但是再细细看一看长江以南的配置,朝廷就没再关注。

  翻不了天。

  蓬莱、西域、中亚、西亚,这才是真正的战场。

  南方,无论是中南,还是天竺,实际上大唐都没有放在过眼里,属于其他方向处理完了,再顺手处理一番的地方。

  自古以来,南方的政治地位就是这样。

  太平和洛千秋对于长江以南的要求,就是做好文化交流,按时缴纳赋税,这些事,这些年一直都做的很好,符合一直以来,中原对江南、岭南的印象。

  所有人都万万没想到,中南一出事,就捅出这么大的篓子。

  江南士族、两广权贵、安南节度使衙门、云贵王公,这些人和中南宋国的王公之间的那些事全部都暴露了。

 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,这里的情况,和当初洛苏看到的又不一样。

  当初洛苏觉得宋王迟早能收回权力,但事实不是,同样的权力在不一样的手中是不一样的。

  宋王的性格不行,继任者的性格也不行,两代人没收回来,到了现在第五代宋王,权力是真的收不回来了。

  没错。

  第六代。

  或许是环境还是差,宋王的寿命不长,第一代宋王和李治同一代,李圣一才第三代,而宋王现在已经是第六代,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。

  现在的宋国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君主离线制。

  有没有宋王问题都不大,从头到尾,从衙门到外面的商人,包括军队,基本上没有宋王的心腹,而是下面的权贵、豪商,一重重的联姻所组成的集团。

  宋王的地位还是相当尊贵的,毕竟宋王爵位没了,那朝廷就要派新的宋王来,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。

  但宋王一脉,已经彻底失去了君主的权力。

  现在的宋王在所有人眼里,就是一个和他们一样的贵族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宋国的贵族相当有主人翁意识,他们真的把宋国当成自己的。

  毕竟几乎每家都有大量的山林矿业,有土地佃农,有生产丝绸的作坊,他们互相联姻,互相持股,这里还是少数的,有自己钱行的地区。

  宋王一脉完美体现了什么叫做权力自下而上。

  宋王失去权力不是因为单纯的没有心腹,也不是因为没有忠臣之类,而是因为人心的变化,在宋国的权贵中,产生了一种对于中原来说很离经叛道的想法。

  那就是——“这是我们的宋国,而不是宋王一个人的”。

  庞大的利益则让所有权贵对此死死捍卫。

  最重要的,还是安全。

  宋国的权贵发现当宋王没有那么大的权力的时候,他们安全了许多。

  中原那个门阀士族的时代仿佛又回来了,而且他们吸取了教训,不再空谈,而是真正的深入军队和方方面面,培养子弟,让他们可以担当大任,以防止家族的迅速衰落。

  这种思维的出现对宋王的权力架构是致命性的。

  一旦宋王掌握的权力稍微变多,各家就会齐心协力,先将宋王打下来,等到宋王的权力变弱,他们又会齐心协力让宋王的实力恢复。

  最终在上一代宋王的时候,宋王彻底成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贵族,那些大贵族和宋王间的关系,已经基本上和君臣无关。

  这件事宋王根本就不敢上报朝廷。

  最后不管处理结果是什么,但宋王根本是落不了好的,而且宋王的地位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,既然如此,那就没必要破坏这种体制。
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为了防止宋王拥有军权而进行反扑,其他的权贵纷纷派出自己家的子弟上战场,这倒是让宋王一脉的人丁比较昌盛,基本上没有在战场上牺牲的。

  这可能算是祸兮福所倚了。

  宋国已经很有西方那个罗马的贵族共和味道。

  ……

  当这些事传到洛阳之后,李圣一直接呆住了,就连见多识广的洛圣夕,都有些懵。

  这件事如果不是出现在宋国,而是在中亚或者西亚的任何一个国家,李圣一和洛圣夕,都不会这么吃惊。

  这么多年的交流下来,大唐对于罗马那堪称怪异的历史和制度,还是比较了解的。

  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叫做元老院与罗马人民,以前的皇帝是选出来的,后来的皇帝是血脉继承的,但也不是很严格的嫡长子,罗马帝国里面任何一个公民理论上都有资格成为罗马皇帝,而且新皇帝基本上不会清算旧皇族,因为罗马没有宗法制度。

  很怪。

  但放在罗马头上又觉得很合理。

  如果宋国出现在靠近罗马的地区,还算是合理。

  但中南和罗马八竿子打不着,罗马的那些书籍也没见有传过去,怎么会产生这种诡异的制度。

  而且。

  宋国的这种制度,从哪方面来讲,都垃圾到了极点,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,既不能保证政权稳定,又不能完全摈弃现在大唐的制度。

  “阿夕,你说该怎么办?”

  洛圣夕太了解李圣一了,一听他这句话的语气,就知道皇兄已经动了杀心,他自己也动了杀心。

  但洛圣夕想了想,轻声道:“皇兄,不好杀啊。”

  李圣一当然知道不好杀。

  宋国和当初的蓬莱不一样,蓬莱孤悬海外,既是优势,也是劣势。

  优势当然是能阻敌于外,而且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,中原很难探查到有关于蓬莱的消息,一座储藏量那么大的露天金矿能藏那么多年,可想而知蓬莱的隐蔽性,许多在中原犯了法的人,都往蓬莱跑,等到大赦再回来。

  但劣势就是太过于独立,和中原的牵扯不够,一旦真的出事,就只能正面对抗,朝廷对蓬莱的战争能进行的那么顺利,就是因为这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战争,朝廷一方,无论是官吏还是贵族,就是要干掉蓬莱,掠夺蓬莱的利益。

  宋国就不一样。

  虽然那位国公夫人因为接触到的信息有限,信中只是略微提了一嘴,但细思极恐啊。

  长江以南,到底有多少家族参与其中,这些家族都是以什么身份,是单纯的出钱,还是有族人子弟,或者是私藏的隐户,在宋国里面参军,乃至于成为宋国的权贵。

  勾结到了什么程度。

  如果朝廷这么查下去的话,是不是要带着军队去,后勤能不能顺利的通过长江以南,宋国反抗的话,这场战争要怎么打?

  从陆地上运输粮草,那肯定是别想了,路途太远,山实在是太多了,以宋国的实力,出兵至少都要二十万,粮草只能走海路,但走海路的话,问题就更大了,难不成又要登陆作战。

  想到这里,李圣一揉了揉头,突然问道:“阿夕,你说如果葱岭以西的国家造反的话,朕能平定吗?”

  洛圣夕一怔,好问题啊。

  “一次可以。”

  “两次勉强可以。”

  “三次建议直接弃地。”

  “因为边远的国家而乱掉中国,是不值得的。”

  洛圣夕用平淡的言语说出了最残酷的现实,那就是大唐的地域虽然广大,但现在主要是依靠统治手段,通过经济手段、政治组织架构、帝国名声、近支宗亲、大唐远征军,这些手段在维持统治。

  如果不是现在有纸币、钱行,如果依旧按照以前那些收取实物税的方式的话,大唐就连税都收不上来,现在至少是可以收一部分税的。

  “现在大唐直辖的州县,就是朝廷可以收支平衡的极点,西边到葱岭,东边到箕子半岛,北边则是辽东、漠南,南边则是汉交州。

  虽然很希望大唐可以直辖更多的土地,但不得不承认,这就是现实,大唐现在的开疆拓土,只是在担忧未来有其他族群强大起来。”

  有些话听起来的确是不好听,但这就是事实,不容人争辩的事实。

  李圣一听到却眼中一亮,“也就是说,宋国至少在北边的一部分领土,是朝廷可以直辖的。”

  洛圣夕点头又摇头道:“可以是可以,毕竟一旦到达岭南,在往南就是一片沃土,若说不能统治那就是开玩笑了。

  但必须要将汉人迁徙过去。

  一片土地一旦充斥汉人,那中央朝廷统治的概率就会直接提升至少一半,并州、益州,这都是天然的割据之地,但是每次天下一统,却从来都没有割据成功过,就是因为这里都是汉人。”

  李圣一听懂了洛圣夕的话,沉吟道:“阿夕你的意思是,对付宋国那些人,不要着急,一步步做,不能想着乱杀一通就结束,而是要徐徐图之。”

  洛圣夕点头叹息道:“直接动刀兵只会引起宋国和朝廷的全面对抗,到那个时候,势必要从江南等地征发民夫和粮草,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事务,在这种不清楚敌我的情况下,贸然动手,实在是不妥。

  况且说破大天去,宋国权贵做的事虽然有百害,但终究是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,而且并没有造反行为,他们就是揽权,实际上在西亚和中亚,都是这样,只不过宋国是那些权贵自发的。”

  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

  这就是最让李圣一头疼的一件事,从造成的恶果来看,宋国的那些权贵,应该死一万次,但这件事是典型的苍蝇不叮无缝蛋,从根子上就是宋王有问题。

  现在朝廷插手的话,最多就是以藐视皇室作为罪名,宋王是天子封的,现在架空宋王,就是藐视天子,这是大不敬之罪。

  但这实际上很牵强。

  因为对宗室无礼的人多了去了,延展开之后,任何当官的都可以说自己是天子封的官,可以开始扣帽子。

  “这件事被朝廷知晓的事情,应该很快就会在宋国传开,到时候先看看宋国会是什么反应。”

  李圣一最终还是决定暂时静观其变。

  洛圣夕向李圣一告辞。

  在洛圣夕走到殿门前的时候,李圣一望着要离开的洛圣夕,又想到了那些藩属国,突然问道:“阿夕,洛氏会永远站在朕和大唐天子这一边吗?”

  洛圣夕顿了一下,转身道:“陛下,只要天子愿意,洛氏永远都站在天子这一边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xxsw.cc。卡西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x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